以下是關于精密五金沖壓件的檢測標準與方法的說明:
檢測標準
1.尺寸精度
- 依據圖紙公差要求(如ISO2768-mK級),關鍵尺寸通常需滿足±0.05mm以內。
- 標準參考:GB/T1804(中國)、ASMEY14.5(美國)或DINISO2768(德國)。
2.外觀質量
- 表面無劃傷、壓痕、銹蝕;毛刺高度≤0.03mm(視材料厚度而定)。
- 符合《沖壓件外觀檢驗規范》(企業標準或客戶協議)。
3.材質與性能
- 材質成分需符合GB/T3280(不銹鋼)等材料標準,硬度測試(HV/HRC)滿足設計要求。
- 鹽霧試驗:中性鹽霧(NSS)48小時無紅銹(如ISO9227)。
檢測方法
1.尺寸檢測
- 工具:卡尺、千分尺(精度0.01mm)、投影儀(2D輪廓比對)。
- 精密測量:三坐標測量儀(CMM,精度±0.003mm),掃描關鍵形位公差(平面度/同軸度)。
2.外觀檢測
- 目視檢查(依MIL-STD-105E抽樣標準),輔助10倍放大鏡或顯微鏡。
- 自動化方案:機器視覺系統(AOI)自動識別劃痕、污漬。
3.功能與可靠性
- 材質驗證:光譜儀(成分分析)、硬度計(洛氏/維氏)。
- 鍍層/涂層:X射線熒光測厚儀(膜厚≥3μm,誤差±10%)。
- 結構測試:拉力試驗機(焊點強度)、氣密性檢測(密封件)。
流程控制
- 首件檢驗:量產前全尺寸復核,簽署FAI(首件報告)。
- 過程抽檢:每2小時按AQL1.0抽樣(GB/T2828.1)。
- 全尺寸報告:每批次提供CPK≥1.33的關鍵尺寸SPC數據。
總結:精密沖壓件需融合傳統量具與設備(如CMM、AOI),嚴格遵循設計圖紙與,通過過程監控確保尺寸、外觀、功能,滿足汽車、電子等高精度領域需求。

上一條:五金沖壓件的防銹處理方法大全?
下一條:沒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