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制五金沖壓件需要提供的關鍵參數
1.材料要求:
材質類型:明確金屬材料種類(如冷軋鋼板SPCC、不銹鋼SUS304/SUS316、鋁板5052/6061、黃銅、磷青銅等)。
牌號/標準:提供具體的材料牌號(如Q235,DC01,AISI304)或遵循的標準(如JIS,ASTM,GB)。
厚度:的板材厚度(單位:mm),以及允許的公差范圍(如±0.05mm)。
表面狀態/硬度:如材料表面要求(光面、霧面)、硬度要求(如HV硬度值)或回火狀態(如全硬、半硬、軟態)。
2.尺寸與形狀要求:
詳細圖紙:這是的依據!提供完整的2D工程圖紙(通常為DXF/DWG格式),清晰標注:
所有關鍵尺寸(外形、孔位、折彎位置、凸臺、凹槽等)。
嚴格的尺寸公差(線性公差、角度公差)。
形位公差(如平面度、平行度、垂直度、位置度、同軸度等)。
關鍵特征(如孔的類型:通孔、盲孔、沉孔;折彎半徑R角)。
3D模型(可選但推薦):提供STEP/IGS/STP等格式的3D模型,有助于更直觀地理解和進行模具設計。
3.功能與裝配要求:
關鍵功能區域:說明零件的關鍵功能部位(如精密配合面、受力點、導電觸點、焊接區域、裝配基準面)。
裝配關系:零件在終產品中的裝配方式和配合要求(如與哪些零件配合,間隙要求)。
受力情況:如果零件需要承受特定載荷,需說明方向和大小,以便評估材料強度和結構設計。
4.表面處理要求:
處理類型:如電鍍(鍍鋅、鍍鎳、鍍鉻、鍍錫)、噴涂(噴粉、噴漆)、陽ji氧化(鋁件)、發黑、鈍化、拋光、拉絲等。
處理標準/厚度:明確遵循的標準(如ASTMB633,ISO4042)和具體要求(如鍍層厚度、鹽霧測試時間要求、顏色代碼、表面粗糙度Ra)。
5.產量與交付要求:
預計訂單量:初期打樣數量、小批量試產數量、后續穩定月/年需求量。這對模具類型選擇(簡易模、連續模、級進模)和成本分攤至關重要。
交付周期:樣品交付時間和后續批量生產交貨期要求。
6.特殊要求:
毛刺方向/要求:對毛刺大小、方向是否有特定限制(如裝配面不能有毛刺)。
環保要求:如符合RoHS,REACH等指令。
包裝要求:特殊包裝方式(如防銹包裝、定制吸塑盤、周轉箱)。
檢驗標準:是否有特定的檢驗規范或需要提供全尺寸報告。
定制五金沖壓件的基本流程
1.需求溝通與詢價:
客戶提供上述關鍵參數(尤其是圖紙和材料要求)給供應商。
雙方就技術要求、數量、交期、目標價格進行初步溝通。
2.供應商評估與報價:
供應商審核圖紙和技術要求,評估工藝可行性、材料成本和模具成本。
根據產量和零件復雜度,確定模具方案(單沖模、復合模、連續模)和初步工藝路線。
向客戶提供詳細報價(包含模具費、單價、起訂量、交期等)。
3.技術評估與模具設計:
雙方確認報價和技術細節后,簽訂合同。
供應商工程師進行詳細的技術評估(DFM分析),優化可制造性,可能會提出修改建議。
客戶確認終圖紙(設計凍結)。
供應商進行模具結構設計,并提交模具設計圖供客戶確認(可選)。
4.模具制造:
客戶批準模具設計后,供應商開始模具加工(材料采購、CNC加工、熱處理、線切割、磨削、組裝、調試)。
這是周期較長(幾周至幾個月)且成本較高的環節。
5.試模與樣品確認:
模具完成后進行試模。
生產出首批樣品,供應商進行初步檢測(尺寸、外觀)。
樣品寄送給客戶進行全尺寸檢測、功能測試和裝配驗證。
客戶反饋樣品檢測結果。如有問題,供應商調整模具或工藝參數,再次試模送樣,直至樣品完全合格(樣品批準)。
6.小批量試產與過程確認:
樣品批準后,進行小批量生產(如幾百至幾千件)。
驗證模具穩定性、生產節拍、工藝穩定性、材料消耗和產品一致性。
確認量產工藝參數和質量控制點。
7.量產與交付:
小批量試產通過后,進入正式量產階段。
供應商按照約定的生產計劃、質量標準和交付周期進行批量生產。
實施過程質量控制(首件檢驗、巡檢、末件檢驗)。
完成包裝后,按時發貨交付。
關鍵點:在整個流程中,清晰準確的圖紙和充分的前期溝通是成功的關鍵。樣品確認階段是驗證設計和制造可行性的重要環節,務必認真對待。模具成本和周期是定制項目的考量因素。

上一條:鈦合金五金沖壓件的加工技術難點?
下一條:沒有了